减轻量子效应的通常策略是增加器件的复杂性,但理论表明,如果可以在分子级电子学中,利用量子效应,有望提供降低能耗和提高器件性能的新途径。
今日,英国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Zhixin Chen,Harry L. Anderson & James O. Thomas等,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发文,实验演示了这些量子效应,展示了当电阻通道包含两个相消干涉波时,分子晶体管的性能是如何提高的。
在三终端three-terminal晶体管中,锌卟啉与石墨烯电极耦合,表现了>10E4的电导开关比、热离子极限的亚阈值摆幅、>7kHz工作频率和>10E5次循环稳定性。完全映射了电导中的反共振干涉特征,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再现了这些行为,并将高性能追溯到分子轨道和石墨烯边缘态之间的耦合。
这些结果展示了,纳米尺度电子传输的量子性质,增强而不是降低器件性能,并突出了微型化电子器件的未来发展方向。
Quantum interference enhances the performance of single-molecule transistors.

图1: 量子干涉Quantum interference,QI增强的单分子晶体管single-molecule transistors,SMT。

图2: 晶体管结构和量子干涉QI介导的传输。

图3: 量子干涉QI晶体管特性。

图4: 热离子极限时的开关和温度相关行为。
文献链接
Chen, Z., Grace, I.M., Woltering, S.L. et al. Quantum interference enhances the performance of single-molecule transistors. Nat. Nanotechnol.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65-024-01633-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4-01633-1
本文译自Nature。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