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以下简称“协会”),江西中医药大学承办,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南昌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省数字经济学会数字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二十八次全国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及地方协会负责人会议在“英雄城”江西省南昌市隆重召开。
(会议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李景虹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朱卫丰校长,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徐景坤主席,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刘成雁、刘虎威、杨植岗、吴学梯副理事长及来自全国各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地方分析测试中心、地方分析测试协会/学会负责人,科研院所科技与管理人员,科学仪器生产企业以及媒体代表近400人参加会议。
开幕式由刘虎威副理事长主持;上午的会议由杨植岗副理事长、陈江韩副秘书长主持;下午的会议由吴学梯副理事长、江西中医药大学老师主持。
(杨植岗副理事长)
(陈江韩副秘书长)
(吴学梯副理事长)
江西中医药大学朱卫丰校长、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徐景坤主席、协会刘成雁副理事长分别为会议致辞。
朱卫丰校长介绍了江西中医药大学概况以及在人才培育、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学校聚焦“服务人民群众健康”,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发挥中医医疗优势特色,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能力。分析测试技术对中医药现代化至关重要,朱校长提出,希望以会议为新起点加强合作,发挥学科优势推动中医药发展,预祝会议成功,期待凝聚共识共写分析测试事业新篇章。
(朱卫丰校长致辞)
徐景坤主席指出,分析测试工作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诸多领域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和数据保障。全国分析测试中心和地方协会作为行业的重要力量,在推动分析测试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江西省科协在助力科技创新、推动科学工作方面实行了一系列举措。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加强江西科技工作者与各位专家学者的交流,提升专业水平,推动更多优秀团队及项目在江西落户发展,抒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徐景坤主席致辞)
刘成雁副理事长代表协会对院士、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此次会议承办、协办单位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回顾过去一年,协会在江桂斌理事长的带领下,做出了历史性、开创性的工作,在成都成功举办首届分析科学与仪器大会,对我国分析测试领域的科技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今年,适逢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四十周年,协会正在积极筹备BCEIA 2025。同时,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分支机构成立等工作稳步进行。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加强全国分析测试中心、地方学协会的联系,携手并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贡献分析测试的力量。
(刘成雁副理事长致辞)
张玉奎院士作了题为《空间蛋白质组学及动态构象研究进展》的报告。
张院士介绍了空间蛋白质组学及动态构象研究背景及进展。空间蛋白质组学是一种研究蛋白质在细胞或组织中的分布、定位和相互作用的技术,它旨在找到蛋白质在细胞或组织中的特定位置和功能。目前蛋白质组学研究已从时间维度扩展到空间维度。其分析策略是先利用激光显微切割(LCM)技术获得对应不同空间位置的切片,再对每个切片分别进行分离鉴定,从而获得蛋白质组的空间分布,在脑科学分子图谱绘制、肿瘤微环境研究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张玉奎院士作报告)
李景虹院士作了题为《面向生命健康的智能生物分析化学》的报告。
李院士指出,生命系统是具有多层次结构的高度复杂体系,从微观尺度研究生命基本单元及其相互作用对于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智能具有高效性、准确性、创新性的优势,能快速处理和分析数据,高精度预测、分类,挖掘传统方法难以发现的模式,提供新的研究切入点,更好的助力生物分析化学研究。
(李景虹院士作报告)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方向研究员作了题为《质谱技术与仪器发展及展望》的报告。
方向研究员从应用牵引和技术牵引两方面介绍了质谱技术的发展。他指出,物质世界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微粒构成,衡量物质世界的“物质量”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量之一,物质量的表征是化学与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相关测量占目前全球测量活动的60%以上。从物质量测量引入到化学和生物学计量研究,化学和生物学物质的量测量,几乎都依赖质谱完成,因此质谱是这些研究所使用的核心仪器。
(方向研究员作报告)
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陈焕文教授作了题为《质谱技术与中医药的融合发展》的报告。
陈焕文教授从质谱分析、质谱制备、癌症诊疗三方面进行报告,介绍了恶性肿瘤中医药诊疗与康复新范式的探索研究。质谱分析将能量作用于分子,关注该分子本身性质;质谱制备将能量作用于分子,关注该分子相互作用;癌症诊疗将能量作用于生命,关注生命体健康状态。质谱技术是探索化学分子能量、时空关联的重要研究工具。
(陈焕文教授作报告)
公安部鉴定中心朱军副主任作了题为《法庭科学物证鉴定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报告。
公安部鉴定中心是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技术专业最全面的法庭科学机构。朱军副主任对法庭科学物证鉴定技术总体情况做了概述并对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介绍。法庭科学物证鉴定技术具有打击刑事犯罪、重大灾难事故调查、维护司法公平正义、服务国际执法合作、推进社会综合治理等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朱军副主任作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张丽娜副主任作了题为《科学仪器应用验证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
张丽娜副主任从为什么做应用验证评价、验评中心成立情况、应用验证评价做法与成效三个方面进行报告。验评中心以国产仪器应用场景验证评价为核心,努力探索国产仪器验证评价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积极发挥“政产学研用”自主创新发展体系中应用推广的作用,搭建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和国产仪器企业的桥梁,促进国产仪器高质量创新发展。
(张丽娜副主任作报告)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殳凹教授作了题为《福岛核污染水:问题、现状及展望》的报告。
福岛核事故产生了大量的核污水,核污水包含了堆芯中的60多种裂变产物及超铀元素。目前为第十一轮排放,累计排放核污水约8.61万吨。王殳凹教授探讨了有关核素毒理与排放标准、放射性核素监测技术、放射性核素处理技术等福岛核污染水中放化分析前沿问题。
(王殳凹教授作报告)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郭磊研究员作了题为《公共安全毒物分析新技术方法研究与应用》的报告。
化学毒物威胁持续发生,化学中毒是急诊常见的“极危重症”。目前列在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个法规监管名录中的危险化学物质有40万种以上。各国政府网站公示的已确定GHS分类危险化学物质数量大约有23万种左右。毒物分析检测运用分析毒理学与毒效特征描述技术、靶向与非靶向筛查鉴定技术、现场侦检技术达到溯源、筛查、预警的目的。
(郭磊研究员作报告)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张经华研究员作了题为《地方分析测试中心及协会/学会的现状与发展概述》的报告。
我国31个内地行政区域,共成立28家省级分析测试中心(院/所)、25+1个省级协会/学会,部分地区成立了地市级分析测试协会/学会。张经华研究员介绍了相关单位的历史沿革及情况,这些单位在分析测试领域和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要充分发挥地方中心人才济济、技术领先、资源丰厚等长期积累的优势,根据地方特点补位发展,凤凰涅槃。
(张经华研究员作报告)
清华大学姚文清正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分析测试标准化与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报告。
首先,姚文清正高级工程师指出:标准已成为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其次,介绍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借助平台优势,促进行业发展,实行的一系列人才培养与激励举措。
(姚文清正高级工程师作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陈峰教授作了题为《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的报告。
陈峰教授从总体规模、产业生态、政策环境、技术维度、市场需求、区域分布等方面介绍中国分析测试行业的概况。阐述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走向。他强调,不同类型的高校中心应选择适合的发展道路。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高校分析测试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不同主体的创新需求。
(陈峰教授作报告)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范子彦研究员作了题为《快检技术开发及应用》的报告。
影响烟叶质量安全的重要有害因子、新型烟草安全风险是烟草行业以及烟草行业专卖稽查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此背景下,烟草行业快检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应用前景广泛,中国市场呈暴发式增长。范子彦研究员介绍了侧向层析试纸技术和工业智能传感器。未来要形成从烟草种植到烟草专卖的全产业链,将检测、质控前移,从实验室质检向AI质检转变,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范子彦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邱洪灯研究员作了题为《稀土分离分析研究进展与展望》的报告。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稀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应用及国防军工领域不可替代的核心原料,是保障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核心材料。如何将我国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稀土战略资源的高效利用是摆在科技工作者面前一项重要的任务。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以超纯稀土作为团队研究方向,对解决“卡脖子”、严重依赖进口的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邱洪灯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刘虎威副理事长介绍协会的工作。首先回顾了去年11月8-11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的首届分析科学与仪器大会,之后对第二十一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5)暨BCEIA四十周年筹备情况进行介绍。其次,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分析测试成果评价、分析测试技术标准化、分析测试技术咨询和培训、学术交流、国际交流、党建工作等方面介绍了协会的工作,重点介绍了协会为更好地服务会员而制定的会员权益。
(刘虎威副理事长作报告)
会议上,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为与会者分享了利用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实现设备互联、数据智能分析和实验流程自动化的高效实验室模式——数智化实验室,为研究解锁新的可能性。
(郭思文博士)
会议期间,岛津、布鲁克、成都科林、深圳惟墨仪器、安徽创谱、杭州谱育、海光仪器、司迈石科技、国仪量子、汉凰科技及苏州安益谱等11家仪器生产企业进行了新产品新技术的展示。
(展商照片)
(展商照片)
(展商照片)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展源
何发
2025-03-18
2025-03-28
2025-03-28
2025-04-18
2025-04-08
2025-03-14
谈及2024年安捷伦大中华区的业绩表现,杨挺表示,尽管在2023年和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安捷伦中国的业绩仍稳步增长,尤其在制药、食品、环境等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未来,随着中国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政策的持续推进,安捷伦将继续深化在中国的布局,进一步推动本土化创新。 总结 2024年安捷伦媒体沟通会不仅展示了安捷伦在液相色谱领域的创新成果,也体现了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深耕与战略部署。
作者:张明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