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质谱知识
质谱
分析原理
你不知道的质谱知识
1897年—现代质谱(MS)归功于英国曼彻斯特JJ Thomson的阴极射线管实验。
1953年—沃尔夫冈·保罗(Wolfgang Paul)发明的四极和四极离子阱为他赢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8年—马尔科姆·多尔(Malcolm Dole)开发了当代电喷雾电离(ESI)。在真空中产生气溶胶会产生蒸气,这种蒸气被认为很难实用。液体的体积增加了其冷凝相的100到1000倍(标准条件下1 mL/ min的水将产生1 L / min的蒸汽)。
1974年—Horning在很大程度上基于气相色谱(GC)技术开发了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但并未广泛采用。
1983年
— Vestal和Blakely加热液体流的工作被称为热喷涂。它成为当今商业上适用的工具的预兆。
1984年—芬恩在ESI的工作发表,使其在1988年获得诺贝尔奖。
质谱分析是先将物质离子化,按离子的质荷比分离,然后测量各种离子谱峰的强度而实现分析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
分子在真空中被电子轰击,形成离子,通过电磁场按不同m/e分离;
对目标分析物,有很多适合的方式,使其电离成离子,让我们能够使用质谱分析,主要的电离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在平面上,激光激发溶解在基质中的化合物,比如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MALDI)法。
2、通过与带有能量的离子或电子的相互作用,比如电子轰击离子化(EI)。
3、自身输送过程的一部分,像我们已熟知的电喷雾电离(ESI),在此种电离中,从液相色谱流出的洗脱液经高电压作用,从气溶胶中形成离子。
例如,按照其质荷比(m/z),进行分离、检测而得到测量。将相对离子流(信号)与m/z制图,得到质谱图。小分子通常仅带单一电荷:因此m/z是质量与1的比值。"1"表示在离子化过程中增加了一个质子(表示为M+H+,或如果丢失一个质子表示为M-H-),或如果丢失一个电子形成离子,被称为自由基正离子(M+)。质谱仪的准确性,质谱仪就可以测量实际真实的质量。较大分子自身结构的多个位点可捕获电荷。小肽通常能带2个电荷(M+2H+),而非常大的分子具有多个位点,可使用简单的算法,推断谱图中表示的离子质量。
谱图的表示方法:
以棒图形式表示离子的相对峰度随m/e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
分子离子及碎片离子的质量数及其相对峰度,提供分子量,元素组成及结构的信息,可以用于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分子式及结构式。
质谱样品:
适合分析相对分子质量为50~2000 μ的液体、固体有机化合物样品,试样应尽可能为纯净的单一组分。
FT-ICR质谱的分析器是一个具有均匀(超导)磁场的空腔,离子在垂直于磁场的圆形轨道上作回旋运动,回旋频率仅与磁场强度和离子的质荷比有关,因此可以分离不同质荷比的离子,并得到质荷比相关的图谱。
①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在这类仪器中,由于质谱仪工作原理不同,又有气相色谱-四极质谱仪,气相色谱 质谱-飞行时间质谱仪,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仪等。
②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
同样,有液相色谱-四级杆质谱仪,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仪,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以及各种各样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
③ 其他有机质谱仪,主要有: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傅里叶变换质谱仪(FT-MS)
但以上的分类并不十分严谨。因为有些仪器带有不同附件,具有不同功能。例如,一台气相色谱-双聚焦质谱仪,如果改用快原子轰击电离源,就不再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而称为快原子轰击质谱仪(FAB MS)。另外,有的质谱仪既可以和气相色谱相连,又可以和液相色谱相连,因此也不好归于某一类。在以上各类质谱仪中,数量最多,用途最广的是有机质谱仪。
除上述分类外,还可以从质谱仪所用的质量分析器的不同,把质谱仪分为双聚焦质谱仪,四级杆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仪,离子阱质谱仪,傅立叶变换质谱仪等。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