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什么是“125g”呢?
食品留样不低于125g原因
食品留样不低于125g原因如下:
满足微生物检测需要。
规范里要求留样的食品成品大都属于风险较高食品,主要是微生物风险高。对于微生物风险较高的食品通常采用三级采样(通常为5个样品)方案。三级采样要求每件样品要足够数量,便于检测结果准确性。
之前由于检测方面技术以及也考虑到食品成本因素将样品留样量定为不少于100g,随着仪器及检测技术进步发现100克不能完全满足三级采样需要,就不能较好评估样品微生物水平。
毕竟食品安全永远排名第一。
每个样品数量为25克比每个20克数量更足,现行两个规范均要求成品留样量不少于125g。
相较于社会餐饮,学校食堂的留样制度具有更强的公共属性:
1. 群体防护特性:单次供餐覆盖数百至上千人,需满足大规模人群溯源需求;
2. 发育阶段敏感性:未成年人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微量致病源即可引发严重后果;
3. 应急响应时效:教育部规定食源性疾病事件须在30分钟内启动调查程序。
当某校出现群体性事件时,规范的125克留样能在黄金时间内支持完成:致病菌基因分型(24项)、致敏原筛查(8大类)、农药残留检测(191项指标)等关键检测项目,为精准锁定事故源头赢得宝贵时间。
留样制度的本质是通过标准化流程构建食品安全防火墙。125克不仅是物理重量标准,更是推动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的支点。当每所学校都能严格执行这一标准时,实质上是在构筑抵御食源性风险的铜墙铁壁,切实守护好祖国未来的健康防线。
网络
展源
何发
2021-02-22
2024-05-11
2025-02-18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1-01-11
2024-03-06
2020-05-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