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箔业者,经常接到客户报怨“他们加工制造的CCL或PCB发生脱层”,其实很多时候,脱层是因构成基板的树脂发生不良所致,使用动态机械分析仪(Dynamic Mechanical Analyzer,DMA)可以帮助确认这个问题。
铜箔在成膜后,尚需历经表面粗糙化及活性化,目的是为增强与基材间之黏结力。经过厂内品检合格的铜箔送交下游铜箔基板(CCL)厂,放置在堆栈好的树脂预浸板最外层,依需要热压成单面或双面基板,即是一般所谓的铜箔基板。接着,将此CCL送交下制程依续完成线路制作步骤,称为线路基板。然后,若要制作多层板时,尚需将线路基板与预浸板堆栈后再经过热压合的步骤,此时CCL已是二次受热了。之后,再要经外层线路涂布防焊漆、钻孔、电镀等热及化学处理过程,最后的成品称为印刷电路板(PCB)。通常,各种电子零件会以焊锡固定在PCB 上,此焊接过程又增加一次受热过程。
图1. PCB的DMA标准图谱。
在先后若干次的受热过程中,由于铜箔与基板间的接着不佳,或者基板劣解变质,或者基板释出水或其它小分子等不良作用,均可能导致铜箔与基板间引起脱层现(Delamination),造成CCL 或PCB 的不堪使用。
身为铜箔业者,最常接到的客户报怨,就是他们加工制造的CCL或PCB发生脱层而要求索赔。其实很多时候,脱层是因构成基板的树脂发生不良所致,铜箔只是受到牵连而已。但是,如何证明是基板树脂不良呢?善用动态机械分析仪(Dynamic Mechanical Analyzer,DMA)可以有效帮助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完成正常CCL或PCB的DMA图谱以为标准,并建档,当然,试片要先将防焊涂料与表面铜箔处理掉。其次,分析发生脱层的CCL或PCB的DMA图,以发现其环氧树脂的反应质量。
图2. 去防焊、去铜箔的PCB#1板升温至170℃,观察2小时后的DMA图。
PCB的DMA标准谱图如图1所示,在DMA图中通常会显示三个黏弹量:弹性模量(Storage Modulus,E’),可以视为材料的软硬度;黏性模量(Loss Modulus,E”),可以视为材料的运动磨擦能量损失;阻尼(Damping,Tan Delta),即E”/E’,每储存一个单位能量的同时所损失的能量。从图1中可以看出,FR4 级PCB的软化温度为124℃,E”的峰值为128℃,Damping的峰值为134℃,传统以来,一般习惯取阻尼峰值为Tg,是前述三个值中最高的。图1中在整个玻璃转移范围内(100~180℃)阻尼的形状恰如一钟状常态分布图,表示交联的三度空间环氧树脂网目(Network)的大小分布也是常态分布,较低温度的阻尼强度代表宽大网目的比率,而较高的温度的阻尼强度代表细密网目的比率,常态分布表示反应均匀,无过度反应(Over Curing)或反应不足(Under Curing)。
案例1
PCB#1,在焊锡后发现电路孔四周有轻微脱层现象,但将PCB施以170℃与2小时的后反应之后,脱层有改善,故先将去防焊、去铜箔的PCB板升温至170℃观察2小时,结果见图2。本图说明在Tg后的橡胶区持温使反应得以持续,此由E’值稳定的增加而加以证实。也就是说,本试样的问题在于反应不足。
图3. 正常PCB、发生脱层的PCB#1的第一次加热图、经170℃后反应2小时的第二次加热图比较。
将图1正常PCB、会发生脱层的PCB#1的第一次加热图、经170℃后反应2小时的第二次加热图重迭比较,显然发现经后反应的PCB其Tg提高了,阻尼图也接近正常,唯Tg仍较正常低,且高温部份有肩形(Shoulder),表示二次加热的PCB反应均匀度毕竟比较差,见图3。
图4. CCL#2发生脱层的局部、稍远于脱层处的局部、标准品的DMA比较。
案例2
CCL#2,发现表面铜箔有局部脱层现象,由此做成的PCB #4,在焊锡后仍发现电路孔四周有脱层现象。首先将CCL#2表面铜箔除去后,各取在发生脱层的局部与稍远于脱层处之局部各完成DMA测试,并与标准比较如上,结果见图4,由此可知远离脱层处的特性图较接近标准图,而脱层处的阻尼显然强度较矮Tg较低,故可判断本件样品的Network结构并不均匀,其原因可能是如下几点:1,热压合温度控制并不均匀;2,耐热性差,由于Over Curing 造成劣化,使Tg降低,且不均匀。经进一步分析,将证明由CCL#2所制作的成品PCB#4,其所发生的导电孔周围脱层的成因是原因2所致。图5中,除去防焊油墨与铜箔的样品,其阻尼峰Tg值由134℃降为124℃,并且阻尼峰不是钟形对称,Network 结构有所破坏,表示在由CCL→PCB 的过程中环氧树脂持续劣化。另外,在本项试验中,也比较了未将防焊油墨去除的DMA图谱,发现其阻尼峰Tg值由124℃降为114℃,表示防焊油墨会影响测试结果。
图5. PCB#4与标准品的DMA谱图比较。
案例3
PCB#3,在焊锡后发现电路孔四周有轻微脱层现象,故先将防焊油墨与铜箔磨去以后,将试样在DMA中先后试验两次(1st Run与2nd Run),并与标准图谱比较,如图6。可以看出第一次升温的阻尼峰仅120℃,而第二次升温的阻尼峰达127℃,表示PCB#3的反应并未完全,证实了本试样的问题仍在于环氧树脂的反应不足,而不是铜箔质量有问题。
图6. PCB#3两次DMA测试结果与标准谱图的比较。
展源
何发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4-05-20
2020-09-11
2021-01-11
加载更多